1. j6气门调整视频
调整时,先松开锁紧螺母和调整螺钉,将与气门间隙规定值相同厚度的塞尺插入所调气门脚与摇臂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旋转调整螺钉,并来回拉动塞尺,当感觉塞尺有轻微阻力时即可,拧紧锁紧螺母后还要复查,如间隙有变化均需重新进行调整。通常,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主要有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
2. j6p420气门调节教程
调整420马力的锡柴气门步骤如下:
1、压缩上止点,然后调一缸的进排气门,三缸的排气门,四缸都不能调。
2、二缸的进气门,一缸都调过就不要调了,三缸调进气门,四缸调进排气门,二缸调排气门就好了。
3、一般进气门0.25左右,排气门0.30左右,调124缸进气门 0.3MM。
4、然后盘8度调3缸排气门3MM然后盘120度调6缸排气门3MM,再盘120度调2缸排气门3MM。。再次盘飞轮就是6缸上止点0度。
5、调356缸进气门0.3MM,然后盘8度,调4缸排气门3MM,再盘120度调1缸排气门3MM,最后盘120度调5缸排气门3MM。
3. j6发动机调气门视频
气门的调整法:
一、逐缸调整法
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采用两次调整法
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4. j6p气门调法
柴油发动机气门间隙是,0.25-0.30,排气门间隙是0.30-0.35。
大多数的气门间隙的参数都在0.15~0.4mm之间,最好调整在0.2~0.35mm之间。可以参照提供的数据,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现在的发展趋势来进行决断。
应该逐缸调整,看一缸排气完了进气一点头,就是六缸上止点同样看六缸调一缸,按点火顺序依次类推调其它缸。
发动机都配有发动机说明书,在说明书里都讲有。如果没有说明书的,可以按进气门0.3mm、排气门0.4mm调整即可。
5. 解放jh6气门怎么调的视频
先对正磁电机T点,然后拆下气门盖或气缸头盖,检查气门间隙,如果气门间隙不对,松开气门调整螺丝的锁紧螺母,调整螺丝至间隙正常,再拧紧锁紧螺丝即可。不同型号的五羊本田,气门间隙也不一样,一般在0.05-0.08毫米之间,最好由有专业维修经验的人调整。
6. j6电喷350气门调整视频
1、逐缸调整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2、采用两次调整法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
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7. j6气门怎么调
锡柴j6发动机350马力调气门,首先盘车到一缸压缩上止点,调节所有关闭的气门。
8. j6p550气门调整方法
调气门
调整汽车气门的方法是:
1、转动发动机曲轴,使某气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
2、拧开摇臂上的气门调整螺钉并拧紧螺母,将工具插入气门杆与摇臂之间;
3、拧动调整螺钉,把工具抽出;
4、转动曲轴,以同样方法调整其余各缸的气门间隙即可。气门的作用是: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发动机结构可分为:
1、进气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
2、排气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
9. j6p350气门怎么调视频
自行车车胎气门歪了只能通过放气后,卸下外胎,轻轻的活动外胎和内胎,使内胎的气嘴达到正确的位置。然后用压螺丝压紧气嘴即可,在不妨碍打气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动它。在骑车前,需要做以下的检查:
1、检查骑乘姿势尺寸:如果骑的不是专属于自己的车,记得在骑车前将座垫调至适当高度。
2、检查各部位螺丝松紧:检查前后轮及座垫杆的快拆是否锁紧了,检查车把是否已固定好,其他螺丝是否有松脱情况。
3、检查轮胎:检查胎压是否足够,不足的话将之打到适当压力,检查胎壁是否有裂痕、割伤胎纹是否已经过浅,如果必要则须更换外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