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摩托车发动机详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摩托车发动机的构造是什么?
- 2、摩托车发动机由哪些部件组成?
- 3、摩托车发动机分解图
- 4、这两部分分别是摩托车发动机的什么部位?
- 5、摩托车发动机各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如:中间部分叫什么?左箱盖及内部、右箱盖及内部分别称做什么?
摩托车发动机的构造是什么?
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主要由机体组件、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变速机构、离合及启动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图1-65为力帆125摩托车发动机。
图1-65 力帆125摩托车发动机
1 机体组件
1)曲轴箱体
四冲程发动机曲轴箱体有左、右两半组合式的(图1-66),也有整体式的。它是发动机中形状最复杂的零件,从功用来看,曲轴箱体是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础件,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也就是机架,几乎所有发动机的零部件和附件均安装在曲轴箱体上,它承受着曲轴连杆机构传来的气体压力和惯性力。
图1-66 力帆125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
1—右曲轴箱;2—定位销;3—气缸螺柱;4—右曲轴箱;5—曲轴箱垫片;7—通气管;8—卡箍;9—垫圈;10—放油螺塞
2)箱盖
箱盖是发动机的外壳,分为左箱盖和右箱盖两个部分。左箱盖是发动机磁电机的外壳,里面安装有磁电机定子(即线圈);右箱盖是发动机离合器的外壳,离合器部分机构也安装在右箱盖上。
3)气缸体
气缸体是发动机完成工作循环的场所,气缸内壁对活塞的往复运动起导向作用,它承受着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可燃混合气体在气缸内燃烧时的温度高达2000℃,为了散发热量,外壁铸有许多散热片,如图1-67所示。
图1-67 气缸体
4)气缸盖
气缸盖与气缸及活塞共同形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气缸盖上面设置有火花塞孔、进排气道,以组合火花塞、进排气门座,以及安装配气机构。现在,大部分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气缸盖已经由配气机构取代。
2 曲轴连杆机构
曲轴连杆机构是发动机最基本的运动机构,它主要由活塞组、连杆组、曲轴组三大部分组成。
1)活塞组
活塞组的作用是与气缸、气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承受气体的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及连杆驱动曲轴旋转,活塞组还起传递热量的作用。活塞组是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及挡圈组成的。
如图1-68所示,活塞主要由活塞顶、活塞裙部、活塞销座和活塞环槽等四部分组成。当发动机工作时,活塞要直接承受气体的高温、高压作用。
在活塞头部切有若干环槽,用以安装活塞环。上面是气环,通常有2~3道;下面是油环,通常有1~2道,如图1-69所示。气环的作用是密封气缸,防止气缸内压缩气体窜入曲轴箱;而油环的作用是使气缸面的润滑油分布均匀,以及将气缸壁上过多的润滑油刮回曲轴箱内,防止机油窜入燃烧室而形成积炭和增大润滑油消耗量。
2)连杆组
连杆组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曲轴,使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杆组主要包括连杆和衬套(或轴承)。
3)曲轴组
曲轴组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由曲轴、曲柄销等组成。其功用是将连杆传来的力转变成绕其本身轴线旋转的扭矩,并将此扭矩输出给传动系统,同时,驱动配气机构以及其他各附属机构和装置,如油泵等。曲轴连杆机构如图1-70所示。
曲柄销是组合式曲轴中的一个重要零件,用于连接曲轴和连杆,使左右曲轴组合成一体。曲柄销的结构和受力情况与活塞销相类似,也为中空管,这样既减轻重量又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图1-68 活塞结构示意图
1—活塞顶;2—活塞裙部;3—活塞销座;4—活塞环槽
图1-69 活塞与活塞环
1,2—气环;3—油环;4—活塞
3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成,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过程。发动机进气越充分、排气越彻底,则输出的功率就越大,反之输出的功率就越小,因此,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取决于配气机构的好坏。如图1-71所示为125摩托车顶置式配气机构。
图1-70 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
1—活塞;2—活塞环;3—活塞销;4—活塞销卡环;5—连杆小头轴承;6—曲轴总成;7—曲轴销;8—连杆大头轴承;9—垫圈;10—右曲轴;11—左曲销;12—右曲轴轴承;13—左曲轴轴承;14—半圆键;15—左曲轴油封;16—垫圈;17—连杆;18—连杆总成
图1-71 125摩托车配气机构
1—凸轮轴齿轮;2—下摇臂;3—推杆;4—上摇臂支座;5—上摇臂轴;6—上摇臂;7—进气门;8—排气门
4 变速机构
摩托车发动机曲轴具有高转速、低扭矩的特征,其转速范围很小,而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要满足各种路况的要求,因此,摩托车除依靠发动机发出有效功率外,还必须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通过一定的速比进行减缓传动,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下工作,达到油耗低、功率大的目的。
为了使摩托车发动机轻量化,现代摩托车发动机一般采用齿轮常啮合式有级变速器,主要由变速器主、副齿轮副等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齿轮传递给变速器主轴,再通过变速齿轮传给副轴,安装在副轴上的小链轮将动力传给后轮。这种齿轮常啮合式有级变速器,还包括变速传动机构和变速控制机构,且变速箱体与曲轴箱体往往制成一体,使其结构更紧凑。
在变速机构中,一部分齿轮固定在轴上,一部分齿轮与轴采用花键联结,而其他部分齿轮则可以在轴上空转。每对配合齿轮始终处于啮合状态,可移动的齿轮侧面制有端面拨爪,空套在轴上的齿轮侧端面制有端面爪孔,移动齿轮可使其端面拨爪插入另一齿轮的爪孔中。为便于齿轮爪顺利地插入爪孔,齿轮的爪孔多为腰鼓形状,这样,主、副轴齿轮之间便可以实现连接而一同旋转。另外,主、从动齿轮的右端还布置有一对启动齿轮,供脚踏启动之用。
1)变速器主轴及齿轮
变速器主轴是输入轴,经离合器初级传动装置与发动机曲轴连接。变速器组合上布置有五只主动齿轮,即一至五挡主轴齿轮;其中,主轴一挡齿轮由于直径小,故与主轴做成一体,如图1-72所示,主动轴四挡齿轮为花键滑动式,由主轴拨叉控制,向左或向右移动,可分别与五挡和三挡齿轮结合。
图1-72 主轴传动齿轮组
1—垫圈;2—主轴二挡齿轮;3—主轴五挡齿轮;4,8—花键垫圈;5,7—弹簧挡圈;6—主轴四挡齿轮;9—主轴三挡齿轮;10—主轴及一挡齿轮
2)变速器副轴及齿轮
副轴为从动轴,是变速器的输出轴,其上也相应布置有五只从动齿轮,如图1-73所示,即一至五挡副轴齿轮。副轴三挡、五挡齿轮,同样为花键滑动式,分别由副轴右拨叉和副轴左拨叉控制,向左或向右移动,可分别与四挡、二挡和一挡齿轮结合。其余挡位的齿轮均空套在主、副轴上,并用花键垫圈和弹簧挡圈予以限位,因此,只能在有限的轴向间隙内空转。
3)变速控制机构
变速控制机构保证行车时的换挡工作。变速器和变速控制机构一般都装在发动机曲轴箱内。通常摩托车用脚踏杆操作变速控制机构,用左脚踩下变速器控制踏杆时,换低速挡,车速降低,抬起脚尖时挑起变速器控制踏杆,换入高挡,车速升高。变速机构由脚踏、换挡轴、换挡凸轮、止动器、换挡齿轮鼓和拨叉等组成,分别如图1-74和图1-75所示。
图1-73 副轴传动齿轮组
1—轴环;2—副轴一挡齿轮;3—副轴一挡齿轮轴套;4—副轴三挡齿轮;5—弹簧挡圈;6—花键垫圈;7—副轴四挡齿轮;8—轴环;9—副轴二挡齿轮;10—副轴五挡齿轮
图1-74 摩托车变速控制机构
1—换挡轴、扭簧;2,5—螺栓;3—止动器;4—止动器扭簧;6—换挡凸轮;7—换挡凸轮端面销
图1-75 换挡齿轮鼓和拨叉
1—拨叉轴;2—拨叉
换挡齿轮鼓与拨叉组成一个圆柱凸轮机构,当踏动脚踏时,换挡轴则带动换挡齿轮鼓转动一定角度,拨叉则拨动变速器主轴上的齿轮移动,由此实现换挡操作。
5 离合器及启动机构
1)离合器
离合器作用是在摩托车起步时,把发动机的动力柔和地传递给驱动轮;换挡时,将发动机动力和变速器脱开,以便轻松换挡,并保护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不受冲击;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变速器和传动系统受到很大的惯性力冲击时,因离合器只能传递有限扭矩,所以能自动打滑,避免变速器和传动系统超载损坏,而起保护作用。离合器的好坏对车辆使用有很大影响,因此,离合器要结合牢固、分离彻底、操作方便。
离合器的种类有很多,目前国内有级变速摩托车常采用湿式多片手控离合器,这种离合器浸在机油中使用,依靠机油降低磨损和散热。离合器有的装在变速主轴上,有的装在曲轴上。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主动盘、摩擦片、压盘、从动齿盘、推盘和弹簧等组成,如图1-76所示。
图1-76 125摩托车离合器
1—曲轴箱;2—变速主轴;3—曲轴;4—曲轴传动机构;5—衬套;6—离合器主动齿盘;7—压盘;8—摩擦片;9—胀簧;10—胀簧座;11—从动齿盘;12—垫片;13—专用螺母;14—弹簧;15—推盘;16—轴承;17—螺钉
离合器主动盘作用是接受曲轴的动力并传递给主动摩擦片;摩擦片分为主动片和从动片,主动片的表面凹凸有序,外缘与主动齿盘啮合,从动片为钢片,内圆有齿,与从动盘啮合,通常主动片和从动片交替放置,通过摩擦将主动齿盘的扭矩传递给从动齿盘;压盘的作用是在弹簧的配合下,压紧离合器摩擦片,当需要分离离合器时,从推盘过来的力推动压盘,使它放松对摩擦片的压力,从而切断动力输出;从动齿盘的作用是与从动片啮合,接受其动力,并通过花键将动力传递给变速主轴;推盘作用是推动离合器压盘来分离离合器;弹簧作用是张紧推盘。
2)启动机构
摩托车启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脚踏启动,还有一种是通过电启动。一般脚踏启动采用初级反冲启动机构和非初级反冲启动机构,而电启动则由启动电机直接驱动曲轴转动。如图1-77所示为反冲启动机构的一种,主要由启动杆、启动齿轮、启动离合器三部分组成。
图1-77 反冲启动机构
6 润滑和冷却系统
摩托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各运动构件产生相对运动,必然会产生摩擦,这不仅仅会加速零件表面的磨损,而且由于磨损产生大量的热量,可能会造成零件表面烧蚀,影响运动件的正常运转,所以必须要对运动件进行润滑,并采取适当措施散热。
四冲程发动机常采用压力和飞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润滑。压力润滑是指用机油泵将曲轴箱里面的机油通过油路输送到润滑部位;飞溅润滑是指利用曲轴连杆、齿轮组件等运动零件的旋转作用,将机油泼溅到需要润滑的部位。
摩托车冷却系统主要有自然风冷、强制风冷和水冷式三种。常见的自然风冷就是在气缸盖、气缸体等高温零件表面排列与摩托车行驶方向平行的散热片,利用行车时的自然风顺着散热片表面流过,从而带走发动机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
除了机械装置,电气部分也至关重要,发动机电启动、发动机工作时火花塞的准时点火等,都需要发动机电气系统协助完成,其电力的提供则由发动机工作时装在曲轴上的磁电机产生或由蓄电池提供。
摩托车发动机由哪些部件组成?
发动机主要由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等组成,如图1-3所示。
图1-3 摩托车发动机
(1)机体组
机体组的作用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支承所有运动件,安装辅助系统,利用曲轴箱将发动机总成吊挂在车架上。机体组包括曲轴箱体、汽缸、汽缸盖等,如图1-4所示。
图1-4 发动机机体组组成
①曲轴箱体。曲轴箱体的作用是与汽缸体、汽缸盖共同组成发动机基体。发动机许多零件均安装在曲轴箱里,它承受着发动机多种作用力。曲轴箱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
② 汽缸。汽缸是发动机完成工作循环的场所,也是活塞运动的轨道,它承受着高温高压的作用,外壳铸有若干散热片,起散发热量的作用。
③ 汽缸盖。汽缸盖的作用是用来封闭汽缸的上端,与汽缸和活塞顶共同构成发动机的燃烧室,汽缸盖也铸有若干散热片,起散发热量的作用。火花塞装在汽缸盖上(顶置式进、排气门也装在汽缸盖上)。
(2)曲轴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承受气体燃烧的爆发压力,推动活塞连杆,再由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使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为摩托车提供动力。同时,活塞在曲轴和飞轮的带动下,完成进气、压缩、排气三个辅助行程,并驱动配气机构及辅助装置。
曲轴连杆机构主要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大小轴承、曲轴、飞轮等,在组合式曲轴中还有曲柄销,如图1-5所示。
图1-5 曲柄连杆机构
①活塞。它的作用是在汽缸内承受燃烧气体的压力作高速往复运动,汽缸内的爆发压力通过活塞、活塞销,传递给连杆和曲轴。二冲程发动机的活塞还起着控制进气、换气、排气的作用。
② 活塞环。活塞环根据其功用有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作用是防止燃烧气体从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窜入曲轴箱,使燃烧室保持一定的压力;另一个作用是将活塞顶部的热量传至汽缸壁上散掉。油环的作用是刮去汽缸壁上的过量润滑油,不使润滑油漏入燃烧室内,以防止积炭产生。
③ 活塞销。用来连接活塞和连杆,承受燃烧气体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将此力传递给连杆。
④连杆。用来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曲轴,使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
⑤曲轴。它的作用是将连杆传来的动力变成旋转的扭转力矩而输出功率,还起平衡作用。
⑥飞轮。用以贮存发动机的旋转惯量。当发动机膨胀行程作功时,飞轮将能量吸收贮存,而当进气、压缩、排气行程时,利用飞轮的惯量,带动曲轴旋转,保持发动机平稳工作,并满足摩托车启动和加速的要求。
⑦曲柄销。曲柄销是组合式曲轴中的一个重要零件。用于连接曲轴和连杆,使左、右曲轴连成一体;它承受连杆传来的爆发力和惯性力。
(3)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使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控制汽缸按照一定的时间吸入混合气和排除废气。此机构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发动机工作好坏。
在二冲程发动机中,是由活塞和进气簧片阀组合等零件来控制进气、换气和排气的。只有四冲程发动机才装有凸轮轴、气门等配气机构,该机构主要包括凸轮轴、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分气正时齿轮、分气主动齿轮、气门挺杆(顶置式气门结构中是推杆)、挺杆导管(或摇臂、摇臂轴)等零件,如图1-6、图1-7所示。
图1-6 顶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示意图
图1-7 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示意图
①凸轮轴。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有的凸轮轴上安装断电器凸轮,以控制断电器触点的开启。
② 气门。气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之分。它们的作用是分别控制进、排气门通道。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按照一定的时间使可燃烧混合气流进入汽缸,而排气门则按一定的时间将汽缸中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③ 气门座。承受气门落座时的巨大冲击力,并起密封作用。
④门弹簧。它的作用是使气门回位并使气门与气门座紧密贴合。
⑤气门弹簧座。安装气门弹簧并起定位作用。
⑥分气主动齿轮。它的作用是带动分气正时齿轮转动。
⑦分气正时齿轮。它的作用是正确控制配气相位。
⑧气门挺杆(或推杆)。将凸轮轴转动时所产生的推力传递给气门,以控制气门开启,并承受因凸轮转动所产生的侧向力。
⑨摇臂。承受凸轮轴转动时通过推杆传递来的推力,定时顶开气门。
(4)燃料供给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将汽油与所需要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及时、定量、准确地将可燃混合气送入汽缸。
燃料供给系统主要由化油器、燃油箱、燃油开关等部件组成。
①化油器。它的作用是准备混合气,使燃油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适当浓度的可燃混合气,然后送入汽缸中燃烧。
② 燃油箱。用于储存一定数量的燃油,供发动机工作时使用,确保摩托车行驶一定路程。它的顶部有加油口,油箱开关装在油箱的下端。
③ 油箱开关。用于接通或关闭油箱与化油器之间的油路,控制燃油的供给。它有开、关及备用3个位置。
下面分别介绍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①二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二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如图1-8所示。
图1-8 二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二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燃油由燃油箱经燃油开关,经输油管流入化油器浮子室,再由浮子室经主量孔或怠速量孔喷出后雾化并与从空气滤清器进入的空气混合,变成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经进气阀(或旋转阀)吸入曲轴箱,再由曲轴箱压入汽缸上部的燃烧室,由火花塞点燃混合气,燃烧后膨胀作功。
② 四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四冲程发动机的燃油系统主要由化油器、油箱、油箱开关等零件组成,如图1-9所示。
图1-9 四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四冲程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燃油由燃油箱经燃油开关,再经输油管流入化油器浮子室,再由浮子室经主量孔或怠速量孔喷出后雾化并与从空气滤清器进入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经进气门进入汽缸上部的燃烧室,由火花塞点火燃烧后膨胀作功。
(5)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作用是将蓄电池或交流发电机输出的低电压变为点火用的高电压,并送至火花塞,使火花塞产生准时的强烈火花,点燃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运转作功。
点火系统的种类较多,归纳如下:
以电容器放电式无触点磁电机点火系统为例,点火系统主要由蓄电池、触发线圈(也称脉冲线圈)、电容放电式点火装置(简称CDI点火装置)、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如图1-10所示。
图1-10 电容器放电式无触点磁电机点火系统的组成
①点火线圈。它的作用是利用电池感应原理,将蓄电池或磁电机(或发电机)输出的低电压(6V或12V)转变为高压电(15000~16000V),供给火花塞点燃混合气。
② 磁电机。它的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适时提供足够电能供给发动机点火、照明、喇叭等所需的电流,还能对蓄电池充电。
③ 断电器。它的作用是在点火凸轮的作用下周期性地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中低压线圈中的低压电流,使点火线圈中的高压线圈感应,产生发动机工作时所需的高压电流。
④CDI电子点火器。无触点点火装置,是以电子开关替代传统的断电器触点开关的点火装置。
⑤电容器。它的作用是利用自身的储放电作用,增强高压电流的电压和防止触点烧蚀,延长断电器的使用寿命。
⑥火花塞。在高压电作用下,火花塞产生强烈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
微电脑控制的点火系统主要由输入信号、控制单元(ECU)和输出信号三部分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微电脑控制的点火系统的组成
(6)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及时将温度过高的零件的热量吸收,使其温度保持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以保证发动机的可靠转动。
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液体冷却两大类。
风冷又分为自然风冷和强制风冷。骑式摩托车广泛采用自然风冷。坐式摩托车一般采用强制风冷。
液体冷却又分为水冷和油冷。较为高档的大、中型摩托车采用水冷。运动型摩托车有部分采用油冷。
①风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对于自然风冷系统主要由缸体和缸盖上的散热片构成,强制风冷系统主要由散热片、引风罩、风扇、导风罩等构成,如图1-12所示。
②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一般由备用水泵、水套、风扇、节温器和散热器等组成,如图1-13所示。
图1-12 风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组成
图1-13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组成
水泵是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水冷式摩托车大都采用离心式水泵。即使在水泵因故障而停止工作时,冷却液仍能通过水泵的内腔而自然循环。水泵主要由水泵体、水泵盖、叶轮和泵轴组成,泵体上有出水口,水泵盖有吸水口,如图1-14所示。
节温器安装在水管与散热器之间。摩托车大多采用蜡式节温器或乙醚折叠式节温器,使用最广泛的是蜡式节温器。在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较低时将阀关闭,停止冷却液的循环,使发动机快速热机,在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就将阀打开,冷却液又开始循环。节温器的组成如图1-15所示。
图1-14 水泵的组成
图1-15 节温器的组成
散热器主要由散热器盖、散热器、温控开关、出水口和进水口等组成,如图1-16所示。
散热器盖上设有通气阀和压力阀,它的作用是控制循环水流的总量。在散热器盖的下方有虹吸管与备用水箱相连,当散热器内的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时,散热器盖上的压力阀被顶开(向上移动),散热器内的部分高温冷却水和高压蒸汽便通过虹吸管向备用水箱内转移。散热器盖的组成如图1-17所示。
③ 油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油冷式冷却系统主要由油泵、喷嘴、散热片等组成,如图1-18所示。
图1-16 散热器的组成
图1-17 散热器盖的组成
图1-18 油冷式冷却系统的组成
(7)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润滑发动机中运动机件的接触面,以减少运动件间摩擦阻力,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走热量,降低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润滑油在润滑系统中起到润滑、冷却、密封和清洗4大作用。
四冲程发动机一般都是采用飞溅润滑和压力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法,其润滑系统主要由油盘、油泵和油管(油道)组成,如图1-19所示。
图1-19 四冲程发动机典型的润滑系统示意图
二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混合润滑和自动分离润滑两种。混合润滑方式没有专门的润滑系统,是事先将燃油和机油以适当的比例(一般18~22∶1)混合后加注在燃油箱中,通过化油器吸入发动机进行润滑的。自动分离润滑是采用润滑油泵根据曲轴转速及化油器节气门开度,自动调整需要的润滑油量,按比例输送到簧片阀安装座的输入孔内,然后,被吸入发动机进行润滑的。
图1-20 二冲程发动机的分离润滑系统示意图
分离润滑系统主要由机油泵、机油壶、油道和滤网组成。机油泵的作用是产生一定的压力,将润滑油压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摩擦表面;二冲程发动机的机油泵还能随曲轴的转速变化及节气门开度,自动调整其混合油的比例。机油壶的作用是储存一定数量的润滑油供发动机润滑用。油道的作用是使润滑油顺利通过。滤网的作用是清洁润滑油。二冲程发动机的分离润滑系统如图1-20所示。
(8)启动系统
启动系统的作用是启动发动机,借助外力带动曲轴旋转,使曲轴达到某一转速后进入工作状态。启动方式有脚踏启动与电启动两种。脚踏启动机构在变速器内,电启动主要由电动机、启动离合器组成,如图1-21、图1-22所示。
(9)进气系统
进气系统的功用主要是引导并过滤空气,控制进入汽缸的混合气量,降低进气噪声。进气系统主要由进气管、空气滤清器、进气阀等组成,如图1-23所示。
图1-21 启动离合器啮合式
图1-22 启动机的二级减速机构
图1-23 进气系统的组成
(10)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的功用主要是降低排气噪声并排出废气。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管和消声器组成,如图1-24所示。
图1-24 排气系统
排气管是用钢管弯成,安装于汽缸(汽缸盖)排气口与消声器之间,其作用是引导和改变排出的废气气流方向,将其引导到消声器中。消声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和火星,使废气降温和减速后排向大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消声器根据消声原理可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三大类。
摩托车发动机分解图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图如下:
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是车辆行驶的动力源。其作用是使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通过曲轴的旋转运动,再由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到后轮,利用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驱动摩托车行驶。
发动机一般由曲柄连杆结构、机体、配气机构、动力转换等“四大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等“六大系统”所组成。
这两部分分别是摩托车发动机的什么部位?
图中红圈内是摩托车发动机的气缸头和气缸体,上面是缸头,下面是缸体。绿圈内的是发动机曲轴箱/变速箱,其中左侧的那个是磁电机盖,里面是磁电机,中间是曲轴和变速系统(齿轮、变速鼓、拨叉等),最侧是离合器和脚起动机构等部件。
摩托车发动机各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如:中间部分叫什么?左箱盖及内部、右箱盖及内部分别称做什么?
摩托车发动机各部位的名称如下:
顶上部分叫做气缸盖,气缸盖往下是缸头,缸头再往下叫中缸,里面有缸筒、活塞。
左边的边盖叫左边盖,里面是发电机,右边的边盖叫右边盖,里面有离合器。
发动机前面中间的位置里面有曲轴和连杆,机油容器及机油泵,靠后的位置为变速箱,里面有齿轮组,通过中轴向外传输动力。
关于《摩托车发动机详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